麦稻最新动态
News

00 后整顿餐饮业!靠麦稻健康概念,我在大学城把麻辣烫干到闭店


分类: 公司动态

2025-07-18 14:39:10

"老板,再来一份低卡口水鸡套餐!" 晚上 7 点,我的麦稻中式健康菜门店里,穿校服的高中生和戴耳机的大学生排着队,手机提示音此起彼伏 —— 这是我在大学城开店的第 8 个月,日均订单稳定在 320 单,隔壁开了 5 年的麻辣烫店上个月悄悄贴了转让。


作为刚毕业的 00 后,我用麦稻的 "健康牌" 在餐饮红海杀出一条路。很多人问我凭什么,其实答案藏在三个 "反常识" 的操作里。


一、看穿大学城的 "伪需求":学生要的不是便宜,是 "吃得没负担"

刚考察市场时,我发现大学城餐饮陷入怪圈:要么是 10 元管饱的油炸小吃,要么是 30 元以上的精致轻食,中间隔着巨大的需求断层。


有次在宿舍楼下做调研,学健身的学弟一句话点醒我:"不是不想吃健康的,是怕贵还吃不饱。" 这正是麦稻的优势 —— 把中式炒菜做成 "低卡版",价格压在 20-25 元,比麻辣烫贵 5 块,却能精准戳中三类人:


  • 减肥党:会计系女生每周来 3 次,说 "吃低卡口水鸡既能解馋,还不耽误马甲线"

  • 考研党:图书馆常客最爱杂粮饭套餐,"比外卖汉堡扛饿,晚上刷题不犯困"

  • 家长陪读族:周末总有家长带孩子来,"清蒸鲈鱼没刺,比炸鸡健康多了"


开业第一个月,光靠这三类客群就做到日均 180 单,客单价 23 元,比隔壁麻辣烫高出 8 元,净利润却多了 30%。


二、用 00 后思维做运营:抖音探店不如 "宿舍长团购"

作为 00 后,我太懂学生的消费习惯了 —— 他们信同学推荐多过网红带货。


我搞了个 "宿舍长联盟":每个宿舍长带 3 人下单,送免费饮品;累计 20 单,宿舍长直接免单。这个土办法让复购率从 25% 冲到 58%,某栋宿舍楼甚至出现 "全楼吃同款" 的盛况。


更绝的是麦稻总部给的 "校园运营包":


  • 提供 "考试周套餐",加量不加价,配上 "逢考必过" 贴纸

  • 设计 "情侣拼单减 5 元",情人节当天卖爆 120 份

  • 甚至教我用校园墙发 "寻人启事":"穿白 T 恤的学长,你的低卡套餐落在店里了"


这些年轻人吃这套。有次抖音探店号来拍视频,播放量还不如我发的 "打饭阿姨手抖名场面"—— 那条随手拍的短视频,在本地学生号转发后带来 57 单新客。


三、把后厨变成 "透明实验室":学生要看的不是证书,是 "真材实料"

大学生最吃 "真诚" 这套。我在门店装了块电子屏,实时滚动当天食材的检测报告:东北糙米的农残指标、鸡胸肉的脂肪含量,甚至连炒菜用的油都标注 "每天更换"。


这招是学麦稻总部的标准化操作:


  • 所有菜品都有 "热量标签",比如酸辣大白菜 128 大卡,低卡口水鸡 215 大卡

  • 后厨用智能炒锅,油量精确到 5ml,学生能透过玻璃看到 "少油少盐" 不是噱头

  • 每周三搞 "试吃日",让食品专业的同学现场测盐分,数据直接发校园群


有次一个女生拿着检测报告较真:"你这水煮鱼怎么比别家低卡?" 我直接打开麦稻的中央厨房视频 —— 原来总部把传统油炸改成 "先蒸后煎",油脂少了 60%,还保留了焦香。后来她成了我的 "野生代言人",拉来整个辩论队的订单。


四、00 后创业的底气:总部给的不是 "说明书",是 "保命锦囊"

说实话,开店前我连炒鸡蛋都怕糊锅,全靠麦稻的 "保姆式扶持":


  • 7 天速成班:师傅手把手教我用智能炒锅,连 "炒青菜要猛火快炒" 都标成了口诀

  • 外卖运营模板:总部给的 "关键词表" 太顶了,把 "减脂餐" 换成 "学生党轻食",自然流量涨了 40%

  • 应急方案库:有次突然停电,总部 2 小时就从隔壁店调货,没让一个学生跑空


现在每月净利润稳定在 4.2 万,比我爸妈上班挣得多。上个月去总部复训,发现像我这样的 00 后加盟商有 23 个,最年轻的才 19 岁。


后记:00 后整顿餐饮,靠的不是蛮干是 "借势"

很多人说我运气好,但他们没看到:我踩的每一步都踩着麦稻的 "健康风口"。中国餐饮协会数据显示,2024 年校园健康餐饮增速达 47%,而中式轻食的渗透率还不到 10%。


上周去看铺子,打算在 3 公里外的职校开二店。有学弟问我创业难不难,我想说:00 后最大的优势,是懂得用成熟品牌的经验,少走父辈们的弯路。


就像现在,手机又弹出新订单提醒,备注栏写着:"老板,多加麻,00 后不怕辣只怕胖!" 这届年轻人的需求,其实简单得很 —— 只要你懂他们,赚钱真没那么难。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