麦稻最新动态
News

餐饮小白避坑指南:麦稻的「新店7天极速冷启动」救我狗命


分类: 公司动态

2025-07-18 14:39:52

凌晨3点,我蹲在成都某商圈的台阶上,看着麦稻新店门口最后一位顾客拎着3袋小吃离开。店主小林抹了把油乎乎的围裙,冲我晃了晃手机:“今天营业额2万8,抖音团购券核销了400多单。”
这是他用麦稻「7天冷启动方案」开店的第8天,也是他第三次拒绝我“拜师学艺”的请求。

一、血泪教训:传统开店就是一场「慢性自杀」

3个月前,我还是个相信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的蠢货。

  • 选址:听中介说“大学城人流大”,租下月租4万的拐角铺,结果学生全点外卖;

  • 装修:花8万搞“网红风”,结果桌椅间距太窄,顾客抱怨像“喂猪”;

  • 试营业:免费送100份套餐,结果引来一群大爷大妈,正价菜没人点。
    第28天,我蹲在空荡荡的店里算账:总投入37万,回本遥遥无期。

二、逆袭:麦稻的「7天冷启动」到底有多野?

转机出现在我刷到麦稻加盟商老周的抖音:“0经验小白,7天回本,日营业额破3万”。
第1天:选址即赚钱

  • 总部派“人流侦探”蹲点3天,用热力图排除“假人流”(比如只看不买的游客);

  • 最终选定社区与写字楼交界处,月租2.2万,但“早餐+午餐+夜宵”三波客流叠加;

  • 合同暗藏“30天止损条款”:若日均流水低于8000,总部补贴差价。

第3天:装修=印钞机

  • 拒绝“网红风”,改用“食堂式”布局:长条桌+自助取餐台,节省3个服务员;

  • 墙面挂满“本地人推荐”“必吃榜”等假奖牌(总部统一制作,成本15元/个);

  • 厨房动线按“秒”计算:从下单到出餐不超过90秒,外卖骑手堵门等单。

第5天:营销=精准割韭菜

  • 抖音本地推:拍摄“打工人早餐攻略”,10元套餐(包子+豆浆)定向推给周边1公里上班族;

  • 微信裂变:扫码加店长微信送“免费续粥券”,3天裂变出1200人私域;

  • 深夜经济:22点后推出“9.9元夜宵盲盒”,清空当天剩菜,毛利率仍达50%。

第7天:数据爆炸

  • 日均流水2.1万,外卖占比65%,但堂食毛利率更高(包装费省3元);

  • 总部“冷启动基金”到账:按营业额5%奖励,共10.5万;

  • 老周甩出账本:“这7天赚的钱,够付3个月房租了。”

三、争议:麦稻的「暴利模型」能持续多久?

在蹲点过程中,我也发现了行业的暗面:

  • 供应链依赖:所有食材必须从总部采购,一份酸菜鱼包成本比市场价高2元;

  • 系统绑架:收银系统强制接入总部后台,数据实时上传,加盟商无法偷单;

  • 区域保护漏洞:老周的店500米外,另一家麦稻正在装修,总部解释“那是直营店”。
    “这就是一场游戏。”餐饮顾问陈阳指出,“麦稻的冷启动本质是‘用加盟商的钱测试模型’,当数据跑通后,直营店会迅速收割市场。”

四、给餐饮小白的3条保命建议

  1. 别信“0经验”:即使有总部扶持,你也得每天在店里盯12小时;

  2. 算清隐藏成本:设备押金、系统使用费、营销分成…这些可能吃掉你20%的利润;

  3. 留好退路:和房东签“3个月短租”,和员工签“完成业绩再转正”,随时准备止损。

结语:你准备好赌一把了吗?

离开成都前,老周塞给我一包麦稻的招牌酸菜鱼:“别写太狠,总部最近在查内鬼。”
路灯下,他店里的电子屏依然滚动:“7天冷启动,让你的店赢在起跑线”。

这个时代,有人靠信息差赚钱,有人为认知买单。
当你在朋友圈刷到“麦稻加盟商喜提奔驰”的九宫格时,不妨想想——那辆车的首付,是不是从你碗里的酸菜鱼里挤出来的?

相关新闻